2016年12月7日,《深圳晚報》深商史記欄目以兩個整版超大篇幅報道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建明的風雨創(chuàng)業(yè)歷程,講述了熊建明董事長20多年來在建筑新材料、節(jié)能環(huán)保等行業(yè)領域的奮斗故事,記錄了他把方大集團從3萬元起家、市場為零的小公司,培育成領先國內同行、坐擁多項技術成就獎的領袖級企業(yè)的傳奇經歷,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熊建明董事長“敢為天下先”的奮斗姿態(tài)和樸實的創(chuàng)業(yè)情懷。
原文如下:
方大熊建明:始終做行業(yè)創(chuàng)新的領跑者
熊建明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自己,想來想去,他挑了個最簡練的詞——勇敢。這份樸實的品質貫穿他的整個創(chuàng)業(yè)生涯,把方大集團從3萬元起家、市場為零的小公司,做成領先國內同行、坐擁多項技術成就獎的領袖級企業(yè)。
今年11月8日,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近30億打造的方大城最后一棟塔樓順利封頂。11月29日,這家公司迎來上市21周年慶典。幾經風雨,熊建明和方大依舊如風華正茂的少年般不停奔跑。
從幕墻、鋁板起家,到地鐵屏蔽門,再到研發(fā)以LED光源為代表的半導體照明,熊建明始終在打國內市場的空白點。這種打法需要前瞻性的靈敏嗅覺,更要有突破市場難點的勇氣。而后者的抵達更難,創(chuàng)業(yè)25年,熊建明近三分之一的精力花在“說服”市場上。
對于未來的方大,熊建明希望它依舊不畏風險,勇當領跑者。他畏懼被貼上“成功者”的標簽。因為當一個人被贊許成功之時,也就意味著他的認知到了底、離死亡也不遠了,而擺脫這一危機的唯一方法是保持敬畏之心,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領跑。
不安分的工程師下海了
一個看似很偶然的決定,改變了熊建明的后半生。
那年他30歲,在體制內“官”至副處,本可以在江西機械設計院順利地干下去,但心里那股不安分反復暗示他:去做更能體現你工程師價值的事。他在江西機械設計院8年,一直壓抑著干一番事業(yè)的沖動。一旦伺得良機,他將毅然沖上前。
1988年的4月,他終于等來了這個機會。深圳經濟特區(qū)前往江西招賢,熊建明得到推薦,有機會擔任當時蛇口區(qū)管理局主任工程師。他克服了家人的反對,婉拒了領導的挽留,迎了上去。
那次抉擇看似毅然決然,實則醞釀已久。在那3年前,熊建明來深圳參加一個專業(yè)會議,第一次與這座城市打了照面。特區(qū)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讓他大開眼界,工地遍地開花,連政府建設管理部門的人都到工地干活。一心求發(fā)展的深圳吸納了全國設計建筑界的精英和香港的建設新思維,讓熊建明深受震撼。這里才是真正能創(chuàng)造出價值的地方,來深圳的念頭開始萌芽。
這個念頭在之后幾次深圳之行中不斷滋長。1988年,他終于趕上機遇,在蛇口管理局開始了人生第一次轉折。在蛇口3年,熊建明的專業(yè)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并且學到了許多建筑設計和材料運用的新思路。結合實踐經驗和對市場的嗅覺,熊建明開始了新建材專利研發(fā)。這些為他之后下海、創(chuàng)辦方大做了關鍵性儲備。
1991年,熊建明主動開啟人生第二次轉折。那年,蛇口與南頭合并成立南山區(qū),他的職位面臨調整,很可能跟在江西時一樣,將無法親自將新材料專利變現。那顆想做事的初心再次促使熊建明主動請辭、下海,利用專利創(chuàng)業(yè)。
開創(chuàng)彩板幕墻產業(yè)
跟第一次辭職一樣,下海遭到家人的反對,但讓熊建明感激且欣慰的是,妻子始終支持他,讓他可以心無旁騖地應付接踵而至的難題。
熊建明創(chuàng)業(yè)的沖動源于手上6項與彩板幕墻、彩板門窗相關的新材料專利。盡管當時國內市場對彩板幕墻還陌生,但這款產品具備質量輕、預制性強、絕熱效果好、運輸組裝成本低等優(yōu)勢,讓熊建明足以相信它的市場前景。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預判是正確的,彩板幕墻問世不久即獲得市場熱捧,并被建設部、科技部等認定為國家小康工程計劃,全國推廣。
但在迎來第一位客戶之前,創(chuàng)業(yè)始終處于膠著狀態(tài)。1991年,熊建明用自籌的3萬元創(chuàng)辦深圳蛇口方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決定集中公司全部力量研發(fā)彩板幕墻新產品。但熊建明很快發(fā)現,幕墻研發(fā)需要專業(yè)的技術人才,但當時在國內很難招到專才。人手不夠的情況下,從設計到搬運材料再到切割制作,熊建明都得親力親為。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將近20年,熊建明手把手培養(yǎng)起公司的核心團隊。
財務只出不進,公司很快陷入了缺錢的窘境。最困難時,幾萬塊錢的工資都拿不出來。好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他從銀行貸款3000萬元買進了機器和場地。在那個年代,3000萬著實是個不小的數目,這成為方大起步的重要基礎。
現在回憶起來,熊建明仍感激當年包括政府、銀行、顧客在內的創(chuàng)業(yè)生態(tài)圈,如果沒有他們對一個新產業(yè)的信任和支持,彩板幕墻產業(yè)不可能從無到有做起來。
在贏得第一位顧客的信任前,彩板幕墻的市場局面十分尷尬,國內沒人用過彩板幕墻,連大學和研究院也沒人懂這個技術。熊建明帶隊去拉顧客,人家第一句話是,香港用它嗎?那時候深圳的目標就是香港,可那時的香港并沒有彩板幕墻。
在那段磨嘴皮子也拉不來訂單的日子里,熊建明備受煎熬。他不敢有絲毫動搖,就像半山腰上筋疲力竭的登山者,如有半絲閃念,任誰勸上一句都可能選擇放棄。熊建明不敢動那樣的念頭。
堅持最終有了回響。蛇口工業(yè)區(qū)要建風華大劇院,項目主管領導愿意給方大一次競標的機會。為了證明材料的可靠性,熊建明花了20萬元港幣請香港的專家,給幕墻檢測抗臺風性、防水性、緊密性等6項性能。檢測證明幕墻性能達標后,他再把劇院的負責單位請到現場,觀看第二次檢測。檢測結果贏得了信任,方大終于拿下第一單。
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方大就順利交付產品,促成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彩板幕墻大樓。這一單的順利完成為方大迅速打開市場做了鋪墊。之后,蛇口電視臺、中華自行車廠、新聞中心大廈等地標式大樓的訂單蜂擁而至,方大的知名度也逐日攀升。到1994年,方大的資產總額、銷售額年增100%,奪得國內彩板幕墻行業(yè)的龍頭地位。昔日的小老板熊建明成了業(yè)內“一哥”。
上市一波三折
真正讓方大聞名全國的是1995年B股上市,它成為國內首家上市民企。這光彩背后,是較長時間的曲折準備。
熊建明至今記得去中國證監(jiān)會面試的情形。同場競爭的是幾家大型國企,論名氣、論規(guī)模,成立3年的民企方大都沒得比。但時任深圳市領導都鼓勵熊建明去嘗試,加上公司規(guī)模擴大后資金需求增加,方大上市融資勢在必行。
有意思的是,去證監(jiān)會前,方大的保薦人讓熊建明像參加高考一樣,背了很多題目和答案。結果到了現場,背的東西一樣都沒用上。對方問了很實際的問題,例如公司的財務指標和管理體系怎樣構成。方大在這兩方面恰好做足了準備。
事實上,方大是國內同行業(yè)第一家取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國內國外雙重認證的企業(yè)。這一榮譽其實是被逼出來的。熊建明早在1994年就曾考慮通過發(fā)行B股為方大融資,當時請的香港匯豐銀行怡富證券的保薦人。但對方在方大看了半小時,什么都沒說就準備回香港。熊建明鼓足勇氣問了聲,對方很不客氣地回答說方大不可能上市。產品沒有質量擔保,員工沒簽勞動合同,生產和管理也沒有認證標準,對方很失望。
熊建明也是“啞巴吃黃連”。當時國內的民營企業(yè)剛起步,哪有這么嚴絲合縫的管理模式?但他明白,匯豐銀行指出的都是痛點。熊建明不惜重金,斥資60萬元請德國的公司做ISO9001認證。同時,跟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并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給產品新設置第三者責任險,方大因此成為國內第一家給自己產品買保險的公司。
盡管有了諸多個“第一”,方大的B類股票在發(fā)行時仍舊屢屢受挫。當時國內B股只對香港和國外開放,匯豐銀行的人帶著熊建明到香港賣股票,那些老板一看是民企,董事長這么年輕,賣的產品還沒聽說過,都不愿意買單。為了把股票賣出去,熊建明只好將價格一降再降,從最初的兩塊五降到一塊六。
熊建明清晰記得有次碰了一鼻子灰。那是1995年的圣誕節(jié)前夕,由于市里很重視方大上市的事情,市里的一位高層領導親自帶著熊建明去香港談判賣股票。頭一天雙方談好了價格,買方的大老板很客氣地說次日晚上7點半請他們吃完飯,順便簽發(fā)行合同。結果第二天晚上,熊建明和那位市領導等到當天晚上9點50分才等來人。對方說方大股票的價格太高,接受不了,迎頭給熊建明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股票發(fā)行又一次落空。當時深港還沒有24小時通關,那位市領導和熊建明連夜往回趕,差點沒能過關。
回憶上市前的種種曲折,熊建明覺得那時自己和方大就像一團棉花。硬的東西容易碎,創(chuàng)業(yè)需要棉花精神,用再大力的拳頭砸你,都能把那些力量給吸納掉。在之后很長的時間里,熊建明都是用棉花精神應對內外沖擊,成就了今天的方大。
三大產業(yè)引領全國
繼1995年方大B股上市之后,次年4月,方大A股又率先業(yè)內登陸深交所。借助資本的力量,方大進入業(yè)績高速成長快車道,屢創(chuàng)年增長率翻倍的傳奇。趁著這股勁兒,熊建明開始思考和布局方大的轉型。
他給1996年之后的方大定位為節(jié)能、環(huán)保型建材領跑者。在上世界90年代末,節(jié)能環(huán)保在國內還是個新概念,熊建明再次敏銳地捕捉到這個趨勢,并在之后的10多年里始終如一地貫穿、引領這一理念。
理念的啟發(fā)源于一次日本之行。熊建明去三菱交流時發(fā)現,資源有限、地震多發(fā)的日本很注重建材的可循環(huán)利用。比如,國內的建筑、幕墻由玻璃和石頭構成,墻面一倒,里面所有的材料全碎了;在日本,墻面由可再生材料如鋁板建成,即便墻遇地震倒了,里面大部分建材還可以重復利用,從而降低經濟損失。
受此啟發(fā),熊建明開始把鋁板融入到方大的幕墻研發(fā),并很快在非洲、中東、美洲等地打開市場。如今,方大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鋁板生產廠家。
之后,方大又把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貫徹到LED燈和屏蔽門的研發(fā)推廣中。跟最初培育彩板幕墻市場一樣,LED燈和屏蔽門的市場推廣也做得很艱難,特別是后者。彼時是1999年,國內的地鐵站還沒有運用屏蔽門,連國外也少見。深圳氣候潮濕,地面易滑,站臺與車廂間的空隙對乘客安全構成潛在威脅。此外,每趟地鐵駛過都會帶走大量冷氣,造成電能浪費。市場潛在的需求刺激了熊建明的創(chuàng)新欲望。深圳完整的制造業(yè)產業(yè)鏈也能為屏蔽門的研發(fā)生產提供便捷。
當時,屏蔽門作為高技術產品,其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國外企業(yè)手中。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和研發(fā)努力,方大最終掌握了屏蔽門系統(tǒng)的全部核心技術,成為國內最早從事屏蔽門研發(fā)和生產的單位。熊建明信心滿滿地去地鐵相關部門推介時,卻遭到了冷遇。政府猶疑的是不僅要增加預算,而且其他城市都沒用過屏蔽門,萬一用了哪天出故障,誰來擔這個責?
熊建明只好轉戰(zhàn)其他城市。最終,上海愿意“首吃螃蟹”。國內第一個地鐵屏蔽門在上海一號線馬戲團站運用,隨后在廣州、北京、深圳、香港等城市迅速推廣。
2006年11月,方大集團研制的國產化地鐵屏蔽門產品通過國家組織的評審,成功實現該產品的完全國產化。不僅大幅降低了產品制造成本,同時也提升了國內地鐵屏蔽門產業(yè)的市場競爭力。
如今,方大在率先進入的節(jié)能幕墻、地鐵屏蔽門和太陽能光伏產品線上均處于行業(yè)領先地位,麾下3個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其中,節(jié)能幕墻擁有100多項專利,占全國專利總額的三分之二,主持行業(yè)標準編制;地鐵屏蔽門專利占全國80%,主持編制國家唯一標準,國內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熊建明也被授予聯合國TIPS發(fā)明創(chuàng)造科技之星、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杰出人才、全國推動自主創(chuàng)新企業(yè)家等榮譽稱號。對于這些榮譽,熊建明認為只是證明方大的某一個階段性創(chuàng)新結束了,可以繼續(xù)做下一件事了。
2015年,熊建明一舉投入數億元進軍光伏產業(yè),這意味著他又開始領跑另一項創(chuàng)新。主題還是節(jié)能與環(huán)保。熊建明的目標是有一天讓所有大樓的玻璃都能光伏發(fā)電,實現真正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當然,在達成這一目標前,他需要完成比之前任何一項推廣都艱難的說服戰(zhàn)。
熊建明甩了甩膀子,迎向這項令他興奮的新挑戰(zhàn)。此前二十多年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里,除了研發(fā),他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說服市場和培育消費上。在接下來的時光中,他和方大將繼續(xù)推廣節(jié)能環(huán)保新建材的使命,一路創(chuàng)新,不斷領跑。
(深圳晚報記者 劉姝媚)
深商名片
熊建明,江西南昌新建人,生于1957年;畢業(yè)于江西工學院(現南昌大學)土建系工民建專業(yè)。1980年到1988年在江西省機械工業(yè)設計研究院先后任副院長等職,1988年到1990年在深圳蛇口管理局任職主任工程師,1990年7月任深圳蛇口龍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1991年12月創(chuàng)立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長、總裁至今,期間在美國國際大學工商管理哲學專業(yè)學習,先后獲碩士、博士學位。
深商語錄
不說領著別人走,我們方大是不會跟著別人走的。有一句話,必須要創(chuàng)造市值,創(chuàng)造消費。就是你原來沒有的,我要想辦法利用我的能力來給你創(chuàng)造它。
創(chuàng)業(yè)需要情商。情商是你能站在屋頂嚎叫,光彩四射,也能趴地上被別人踢幾腳,能屈能伸。你不可能永遠都是挺身的。
現在回想創(chuàng)業(yè)幾十年,如果說我有什么背景的話,那就是深圳的這種政府、資本、市場包容性強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是支撐方大發(fā)展到現在一個最強的背景,而且這種背景我覺得還可以無限地延伸下去。
如果說我成功了,那就是我的認知到底了,站在懸崖邊上了,離死亡不遠了。這很危險。我現在的狀態(tài)是,對自己做過的事情認為還OK,然后繼續(xù)往前走。
——熊建明
熊建明列傳
熊君建明者,丁酉年(1957)生,豫章人也。向聞江左物華天寶,熊亦洪都起鳳,俊采星馳,勢也。
熊青年及第南昌國子學,挹受土木之工、齊民要術。業(yè)成,時家國頹蕪,唯入贛省機械設計院,轂中就事。越八年,官至副處。然而熊心浩蕩,俟機而動。戊辰年(1988)春,深圳入贛招賢,熊曰:“毗港之埠,怒海春潮,此誠丈夫蜂起豪杰封侯之計也!”雖萬千諫,彼往矣。
既踞蛇口,吞吐萬方,熊以三季通貨積財。歲在辛未(1991),方大起幟,熊以三萬金下海立業(yè)。初,方大畢其功于彩板幕墻,而麾下干將奇缺,熊乃自謙功伐,砥礪躬行,欲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及待價而沽,或曰:“港島置之乎?”熊訥訥無以對。重整旗鼓,甘辛自謂。方大幕墻,自蛇口風華大劇院落成始為世人知;海內華宇,首妝彩板,方大幕墻自此聲名鵲起,經年鶴立,天下無出其右者。
乙亥年(1995),方大悍然問鼎B股,嘗鮮以啖民企上市融資之蟹。次年丙子(1996),方大A股接踵登陸深交所,資本添翼,銜枚疾進。熊為方大帥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登壇槌鐘之譽,得無記取深港之篳路?寒暑之櫛沐?
方大富擬于同業(yè),有節(jié)能、環(huán)保、建材三軍領跑者。然而熊不以為侈,復殫精乎LED,竭慮乎屏蔽門,力冠聯合國發(fā)明科創(chuàng)之星。乙未年(2015),熊揮師方大所向,光伏可期。
或曰:識天工之有數,覺開物之無窮,望梧桐于日下,目滄海于云間,方家有道,此中為大。
(劉萬專)